技能竞赛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管理 > 技能竞赛 > 正文

智能制造学院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总结

为响应 2025 年职业教育活动周,智能制造学院于 2025 5 11 日至 17 日,以 “一技在手,一生无忧” 为主题,围绕 “展示技能魅力、深化产教融合、激发创新活力”主线,以专业 群为单位精心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,累计吸引校内外 600 余人 次参与,形成 以赛促学、 以技育人、 以匠铸魂 的良好氛围。 现将活动总结如下:

一、打造沉浸式职业体验,以技术体验激发创新活力

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开展了数字化展览活动,本次活动周聚焦 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,开展专项展示与实践活动。活动现 场布置了醒目的主题海报,生动呈现大赛宗旨及往届精彩成果, 其中 AI+3D 设计选锐龙”海报格外引人注目,直观展现了技术 融合的独特魅力。在展示区域,3D 打印机、高精度 3D 打印模型 及高性能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。同学们通过观 摩设备运行流程、参与现场实操,深入了解三维数字化设计在智 能制造中的应用场景,对创新设计的理解进一步深化。活动特别 设置知识竞答与抽奖环节,李展州、王月月、魏凡等同学荣获二 等奖,张祥雨、王衍等 9 名同学及顾老师获三等奖。该环节以趣 味性形式强化了专业知识学习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与参 赛积极性。


 

 

汽车专业群充分利用智能技术,借助云立方虚拟实训平台、 百度自动驾驶仿真云平台,学生可通过 VR 虚仿软件模拟新能源 汽车拆装、智能驾驶系统调试、自动驾驶算法研发、测试验证及  大规模仿真等场景,依托强大的AI 计算能力和海量真实路测数 据,构建高精度虚拟仿真环境,支持激光雷达(LiDAR)、摄像头、 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数据模拟,贴近真实物理环境,让学生体  验到自动驾驶技术的更新与迭代,吸引多名学生参与体验。同时, 带领学生去兄弟院校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参观学习新能源汽 车实训基地,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与教学成果, 让学生直观感受职业教育的技术魅力。

 


 

 

二、开展职业教育调研,对接产业需求

校企联动,赋能专业建设,为精准对接产业需求,机电专业 群开展多层次调研与服务活动:

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,围绕人才培养方案、实训基 地建设及课程改革等内容开展交流,借鉴兄弟院校在智能制造专 业群建设中的先进经验。

走访西安庆安智航通用设备有限公司,深入了解企业在智能 装备研发、生产流程优化等方面的技术需求,为校企合作开发课 程、共建实训基地奠定基础。

赴高陵区镐哲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、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开展志愿服务,组织师生运用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设备维护、技 术咨询等支持,同时调研农业机械化升级对机电技术的新需求, 为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积累实践数据。

 

 


 

 

 

三、深化校企合作,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

活动周期间,学院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、吉利汽车、陕汽 集团、赛力斯等多家知名企业合作,共建“蓝电校企合作”和“比 亚迪订单班项目”,推动课程联建、师资共享与科研合作。通过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,整合行业资源与教育优势,推动“产教 融合、双元育人”模式落地,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。

 

四、海外宣传,规划未来发展未来

明确方向,专业群将积极响应职业教育国际化号召,以“鲁 班工坊”“秦岭工坊”等项目为依托,探索海外宣传与技术交流 路径、学习 引进来”与 “走出去”相结合的职教发展新格局。


 

 

 

推进学生和教师的互访、学术研讨会等活动。学院借助 HWK 德国 手工业协会的双元制教育经验,通过本土化改良,将模块化教学、 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先进方法融入日常教学,将传统工匠精神与现 代技术结合。校园招聘会同步启动,多家企业提供新能源汽车生 产与运维等岗位,毕业生签约率达 94%,毕业生获企业认证率超 85%,部分成为技术骨干,凸显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。

五、榜样引领,助力职业规划

优秀校友寻访,通过微信连线 19 级优秀毕业生马育韬(就 职于陕西罗的维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,月收入过万)、周润甲及 穆永涛(就职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),邀请他们分享职业成长经 历。校友们结合自身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历程,就岗位技能要求、 行业发展趋势及职业素养提升等方面提出建议,帮助在校学生明 晰学习目标,提前规划职业发展路径,增强专业学习的针对性与 动力。

 


 

 

 

校友领航,用“工匠故事”点燃职业理想,邀请吉利汽车集 团十大工匠李二路(拥有 8 年工业机器人调试经验,主导完成 2 条智能生产线改造),2023 届优秀毕业生汪鹏(就职于西安航天 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,曾获 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 等奖”)返校,通过“成长故事 + 技术前沿 + 职场规划” 三位 一体分享会,揭秘工业机器人领域从“技术小白”到“技术骨干” 的进阶路径。活动通过榜样示范,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自信,激发   他们对技能提升的追求。

 

六、交叉参观,拓宽专业认知视野

智能制造学院各专业联合开展实训间开放活动,组织两学 院学生交叉参观。在机器人实训基地,学生们近距离观察工业机 器人的运行原理,了解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全流程操作;数控专业 则展示了 3D 打印实训场景,机电专业展示了智能控制系统等设 备的运行情况,通过跨专业交流,学生们打破学科壁垒,拓宽了 职业认知视野,对高水平专业群的融合趋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


 

 

七、精准对接,提升就业服务质量

吉利汽车有限公司、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、蒂升克虏伯电 梯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进校开展招聘宣讲。企业代表围绕企业文 化、岗位需求、职业发展通道等进行详细介绍,并与学生互动交 流。活动周期间,累计提供机电一体化相关岗位 20 余个,覆盖 设备调试、技术研发、生产管理等多个领域,为毕业生搭建了高 质量就业平台,推动专业群就业质量持续提升。机电专业 2024 届毕业生共计 183 人,就业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为 80.03%,

较往届有所升高,如下图所示。


 

 

 

八、文字凝魂,弘扬工匠精神

围绕“我眼中的工匠精神”主题开展征文活动,机电专业群 共收集师生作品 12 篇。经评审,评选出优秀征文 3 篇,其中教 师作品《智能制造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》从产业升级视角 剖析工匠精神的新要求,学生作品《匠心筑梦——记备战省级技 能大赛中的那些日夜》、《电子元件的精密回响》则通过在课堂上、 电子发烧友社团等亲身经历展现对工匠精神的感悟。这些获奖作 品将作为专业群文化建设素材,引导师生传承精益求精、追求卓 越的职业精神。本次职业教育活动周紧扣主题,通过多元化活动 形式,全面展示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办学成果与特色,有效提 升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与认可度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总结 经验,深化产教融合,为培养高素质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贡献 力量。